无论是在面对接踵而至的新冠、猴痘等疫情时,开展病毒监测,疫苗开发、生产及国际公平分配,药物开发,跨境旅行等各项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工作,还是愈发复杂、严重和多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气候危机,又或是因“数字革命”而带来新技术井喷式的发展所导致的“全球化4.0”的到来……随着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防疫、气候,“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无可阻挡的时代大势,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东西半球两大“时代引领者”的中美两国的对外政策和态度便显得愈发重要。只不过受文化背景、发展历程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年来中美两国在对外政策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对外关系上,美国将“盟友”视为其外交关系的“基石”,而中国则一向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原则,那什么是“盟”?“结盟”的“盟”可不是欧盟、东盟的“盟”,而是一种冷战时期诞生的独特外交形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集合他们的国力以增进安全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政治与军事关系”,就像美国与日本、韩国等一众盟友们的关系一样。但中国的“伙伴关系”则不一样,它不像“同盟关系”一样是针对第三方、设立假想敌,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而是一种在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本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形成的开放性、互利性关系,欧盟、以及上合组织都是如此。那中美两种对外政策到底哪一种才是世界的未来呢?其实从最近的几件国际大事上我们便能看到两种对外政策的“未来”。

就在不久前,上海合作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举行了第二十二次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此次峰会是自新冠疫情暴发后成员国元首首次完全以线下模式举行会晤,与会的各国元首不仅在地区安全、贸易金融、互联互通、人文合作等众多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发表了关于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国际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多份声明和文件,同时也完成了上合组织的新一轮“扩容”——在这场峰会上,上合组织正式签署了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启动了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并批准埃及、沙特、卡塔尔、同意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为新的对话伙伴,使得“上合”这个非常年轻的组织参与国家增加至26国,涵盖亚洲、欧洲、中东等多个地区,涉及人口总数多达34亿,是全球覆盖面积最大,涵盖人口最多的组织,整体形势可谓是蒸蒸日上,反观美国和其盟友的关系可就没有这么融洽了。

相较于不断“退群”并大幅提高军费以“痛击盟友”的特朗普,拜登政府执政之后一直在不断试图修复美国基本已经彻底崩溃的外交形象与合作关系,在今年五月份首次提出了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并于九月初开展了首次部长级线下会议。但结果呢?除美国外与会的13个成员国中只有日本、澳大利亚等少数“坚定”盟友表示支持该框架,而作为该框架核心的印度更是在会后直接宣布退出。为什么由美国牵头的“合作”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答案很简单,印太经济框架自提出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美国中心主义”色彩,成员国只有打击和遏制中国的义务而没有任何的收益,就像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在会后说的那样:“我们还没有看到各国将获得什么好处”。

都说“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五千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对和平、和睦、和谐的热爱,而近代历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刻骨铭心的苦难的战争和动荡,更是使得和平成为了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同自建国以来无时无刻不处在战争和对抗之中、固守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为线大搞阵营对抗和大国对立的美国不同,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尊重成员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不谋求建立军事集团的中国在外交上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并兼顾各方利益,而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应当的作为,也是此刻世界真正需要的“引领者”。